深圳房博會昨日開幕 國內僅3家開發商參展
發布日期:2014/8/20 16:21:03 | 瀏覽次數:3623 來源:南方都市報2014中國深圳國際房地產博覽會昨日開幕。與往年相比,本屆房博會僅有三家國內開發商設立展位,土地推薦占主流展位。此外,海外置業項目受到市民關注,首次亮相的泰國館成為熱門。
大型房企集體缺席
與往年的火爆場面相比,今年的房博會現場顯得略微冷清。根據主辦方提供的參觀手冊統計,國內僅有三家開發商設立展位參展。均是深圳本地的深圳機場地產有限公司、港鐵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和新世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即使是僅存的三家開發商參展,前來詢問的消費者也十分有限。新世界房地產和機場地產的工作人員均表示,參展更多的是形象推廣,并不謀求有多少實際的成交量。
“只展覽不交易”,這種現象從去年的房博會就已開始呈現。去年5月的春季房博會現場,多家大型房企集體缺席,本土僅有7家房企攜14個項目參展。去年尚有華潤等地產巨頭加盟,今年則更為冷清。
國家(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表示,目前房產信息獲取和交易的成本已非常低,房交會漸漸已失去其交易平臺的意義和價值。
外地土地展成主流
從單純服務房地產終端市場的消費型展會轉型為服務地產行業的專業型展會,這是深圳房博會轉型之后的首次露面。
本屆房博會將城市土地展作為核心展,上海、重慶、天津、合肥等60余個城市攜地參展,參展城市所涉區域包括環渤海、長三角、泛珠三角、東部沿海、中西部。
重慶市地產集團本次推介的150余宗土地中,居住用地100宗、商住用地50宗,出讓面積共計1.8萬畝。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土地推介會現場已成功簽約3家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都是來自重慶的開發商。
展會為何會選擇土地作為轉型突破口?“土地是剛需,就好比做面包沒有面粉怎么行。中小型開發商若是后期拿不到土地,生存都會面臨問題”。主辦方表示,土地是房地產產業鏈上最前端的一環,也是風險聚集的環節,土地交易雙方急需在全國范圍內打造一個透明的、長期的、公平的溝通交易平臺。
泰國館首秀受關注
海外置業項目成為房博會的一大熱點,前來推薦海外置業投資的項目多達200多個,國家遍及亞歐美各大洲。
而由泰國第一華文媒體《星暹日報》全力打造,由中國銀行(泰國)獨家贊助的泰國館成為本屆展會的一大亮點。泰國館占地81平方米,匯聚了泰國眾多實力房地產開發商,展示樓盤包括Elements、長頸鹿公寓等。這些樓盤位于曼谷、芭堤雅核心地段。除了價格優勢、永久產權、零公攤面積外,與往年比,在泰國購房的最大變化是中國銀行可以提供貸款服務,資質優良的客戶可貸到七成左右。
而除了泰國項目外,一些海外置業項目同樣受到關注。“緯博出國”公司代理了好幾處海外移民和置業的項目。“50萬歐元可辦葡萄牙全家移民”,也吸引不少市民詢問。該公司市場部經理馬義德介紹,“目前已有1200人拿到了葡萄牙的黃金居留權,其中80%是中國人。”
主辦方稱,房博會已從消費展轉型為專業展,意在依托“土地”這一稀缺性產品串起中下游的房地產開發商、金融資本等相關產業。
房博會聲音
2014中國新型城鎮化論壇暨房地產行業“新常態”對話昨日舉行。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認為:當下房地產行業,波動、分化、創新將是“新常態”。目前房地產市場接近飽和,未來房地產增速會下降,分化格局會逐漸顯現,分化不單單是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或者是三四線城市之間的變化,更是在城市群內的分化。